双赢彩票app下载2022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下,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各项重治决策部署,将依法行政工作融入各项重点工作,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、健康福州建设等卫健中心工作提供法治保障,现将情况报告如下:
认真贯彻落实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(2021-2025)》,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,积极开展卫生健康系统领域依法行政工作。
1.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统筹领导。党委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,明确年度法治建设工作重点任务和要求,落实责任。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,双赢彩票听取法治建设情况专题汇报,确保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。
2.积极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服务。一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,避免随意执法影响、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。二是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执法工作指导,征集卫生健康涉疫执法案例,开展以案释法,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借鉴作用。双赢彩票三是提高治理能力水平,在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方面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,从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守法各环节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,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。
3.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信用体系建设。加生健康领域信用建设工作,主动实施政务信用承诺,归集信用信息,注重信用应用,推进先看病后付费等信用就医场景。
1.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管理。严格执行《福建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》,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,严禁使用作废或者失效的文件作为行政管理依据。
2.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。落实“岗前培训、持证上岗”要求,执法岗位人员持证率100%。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清理,完成执法人员数字签名样式采集、单位和执法人员信息补充、调离(退休)人员执法证件注销,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。
3.加强执法评查监督。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专项行政执法监督,总体情况良好。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,对8起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法制审核,避免复议诉讼风险。
1.高质量开展行政审批工作。全年通过福州市政务服务管理平台累计办结各类卫生健康事项5392件,其中备案涉及新冠病毒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103个、涉及新冠病毒的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(毒)种或样本准运证书》104件;通过卫健委自建系统,办结消毒产品安全评价备案161件,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500件。全年生成电子证照6418件,电子批文253件,生成率100%。
2.全面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。一是流程再造减时限。截止目前,行政许可全流程网办(一趟不用跑)事项占比100%,位列全省第一。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共计1628个工作日,平均压缩时限比例为93.46%;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共计56项,占比达77.78%。二是网上办理减跑腿。通过网上申请、快递送达等方式积极优化全类型政务服务事项平均跑推动次数。窗口所有事项均按照“一趟不用跑”要求对外服务,进一步提升高频事项网上办理深度。三是推进政务服务“全市通办”。在21个“全市通办”事项的基础上,新增69个事项列入“全市通办”事项清单。四是提升“一件事一次办”主题集成服务。2022年,新增9组“一件事套餐”;现共有“一件事套餐”15组,主要涉及医疗机构、公共场所、新生儿出生等。
3.鼓励社会办医。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共计4450家。其中,社会办医院93家,床位7728张。社会办医的学科建设、服务能力、品牌影响均得到较快发展。
1.强化“双随机”监管。扎实推进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,积极开展双随机抽查事中事后监管,开展公共场所、学校卫生、消毒产品、医疗卫生、传染病防治等各专项工作,任务完结率达到100%。
2.非法行医监督执法。市、县两级卫健部门共查处无证行医47起,警告2起,没收违法所得7.5万元,罚款金额159.05万元,责令停业整顿2户次,移送公安机关1起;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145起,警告83户次,没收违法所得9.51万元,罚款71.5万元,责令停业整顿24户次。
3.严格食源性疾病监管。市、县建立健全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络,网络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域并延伸到乡镇和农村。截至目前,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子监测部分样品已采集送检630份,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部分已采集送检158份,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给监管部门。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覆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,医疗机构数量逐年稳步提升。全市共96家医疗机构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,截止目前共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任务8352例。
1.落实普法责任。落实卫生健康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,结合公共场所检查、每年在餐具、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专项监督检查、开展医疗服务监管、打击非法行医等10多项执法检查中,通过广场集中宣传、进校园班会课、展台咨询、发放宣传资料、面对面宣讲、卫生监督意见书、行政指导意见书,向执法检查对象、经营企业单位负责人、行政执法相对人进行专业普法。印发工作方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》,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高依法执业责任意识。《民法典》颁布后,定期组织委机关全体成员及下属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学习《民法典》。通过邀请法律专家讲座、分发宣传册等方式开展《宪法》《执业医师法》《母婴保健法》《献血法》《老年益保障法》《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》《条例》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活动。
2.加强法治学习。建立健全党委(党组)中心组学法制度,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做表率。把宪法、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组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,组织开展集体学法,每年组织专题法治讲座不少于2次。
加强行政争议纠纷源头治理,认真贯彻落实《行政复议法》及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》,提高决策规范性,减少行政复议率,及时处理本部门内部行政复议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。
积极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。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建设,2名机关工作人员取得公职律师资格,形成以法制审核为主、外聘法律顾问为辅、公职律师参与的法律顾问工作新格局。2022年,法律顾问参与审查各类行政合同100余件,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80余条,构建了有效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。
落实“三项制度”工作的组织领导、检查考核、跟踪问效和责任追究,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、执行力和优质服务能力。完善卫生健康重大行政决策机制。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,适时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卷宗评查。持续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。推进全系统医疗卫生机构法律顾问制度建设。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。
落实预防为主措施,开展疫情防控健康教育,提倡文明健康、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。加强重点场所、机构和人群防控。落实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健康管理,严防疫情输入扩散。全面落实“应检尽检”。根据国内外疫情形势,动态开展风险评估,研判疫情态势,提出防控策略及措施建议。
坚持完善制度、依法决策、依法治理、依法执业、普法宣传教育协调并进,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的责任体系、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,把法治建设融入公立医院管理运行的全过程,发挥法治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的基础性、保障性作用,逐步形成工作机构健全、规章制度完善、管理决策规范、法治意识普遍增强、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的公立医院法治建设新局面,为健康福州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。
强化组织领导、健全工作机制、明确任务分工。加强信用监管,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信用评价和公示,引导医疗机构依法经营。